推动成矿理论创新,助力找矿勘查实践

——资源科学与工程系举办2021年学术交流年会

为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成矿理论和找矿方法最新成果的交流,助力国家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资源科学与工程系于2021年12月30日在主楼330组织召开学术交流年会。会议邀请了7位优秀教师围绕近年来矿产资源领域的前沿性、引领性、突破性成果与进展进行学术报告。交流会由张金阳老师主持,资源科学与工程系全体教职工以及数十名学生参加了会议。

刘成林教授介绍了陆相盐湖钾锂成矿理论、勘查开发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他基于罗布泊找钾实践,完善了陆相盆地成钾理论,提出了“高山深盆迁移”、“两段式成钾”理论,构建了“洋壳俯冲-岩浆活动-碰撞造山-高原地貌”耦合成锂动力学模型,为罗布泊开展大规模钾盐勘探提供了理论依据。

姚卓森老师从热力学模拟、地球化学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岩浆作用及成矿过程的新认识。他认为,热力学模拟能够定量描述岩浆的结晶分异、混合以及围岩混染过程,刻画地幔部分熔融过程中成矿元素的分配行为。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应在地质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流体动力学主要关注岩浆房中矿物的沉降、熔体的注入、岩浆的混合,以及成矿物质的运移和汇聚,与矿体的空间展布关系密切。

李艳军老师以夏赛银铅锌矿床为例,介绍了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的成矿作用特征及找矿预测经验。他首先介绍了热液脉型铅锌矿床的特征及其与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床、云英岩-脉状钨锡矿床、隐爆角砾岩型多金属矿床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银的赋存状态、红锑镍矿和自然铋的发现对成矿和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构造填图、高精度磁法、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等是该类矿床找矿预测的重要手段。

曹康老师以云南普朗超大型斑岩Cu-Au矿床为例,讨论了斑岩铜矿床上地壳岩浆储库演化过程及对成矿的控制作用。他介绍了镁铁质岩浆反复注入普朗长英质岩浆储库的大量宏观和微观地质证据,构建了普朗斑岩铜矿床上地壳岩浆储库演化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定量计算认为,镁铁质岩浆的反复注入可能为斑岩系统提供了大量S和部分Cl,最终促进了普朗斑岩铜矿床的形成。

靳晓野老师首先总结了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特征,然后围绕如何精确测定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时代这一难题,回顾了已有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利用LA-(MC)-ICPMS方解石U-Pb测年技术,查明了右江盆地代表性的水银洞金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他认为,水银洞金矿床经历了晚三叠世和晚侏罗世两期成矿作用,并结合区域地质事实及已有年代学数据,对其成矿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

刘泽瑞老师对扬子陆块早寒武世沉积型钒矿床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介绍。沉积型石煤钒矿是与有机质密切关联的,受地层层位控制的钒矿床。早寒武世海相黑色沉积地层是全球沉积型石煤钒矿赋存的主要层位,含钒量高、规模大。在扬子陆块东南缘的大型钒矿中,钒元素主要赋存于云母类矿物中,且在不同的矿物相中可以转换迁移。元素和Mo-Hg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分析表明,早寒武世沉积型钒矿形成于区域性热液时间和全球海水氧化事件的交互作用。

苏慧敏老师介绍了LA-ICP-MS技术在矿物原位微区年代学研究中的应用。LA-ICP-MS分析技术具有原位、高效、实时、快速的优势。她介绍了该实验室今年所建立的锆石、褐帘石、石榴子石、榍石、独居石、锡石和金红石等矿物的的LA-ICP-MS原位U-Pb定年技术,并结合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表明该实验室的技术方法已经成熟,分析数据准确可靠。

每位老师报告结束之后,在场师生都对相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本次学术交流会增进了对成矿理论和找矿勘查领域最新进展的认识,营造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有利于促进交流与合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学术盛会,值得延续和推广。